首页 > 教师园地 教师园地

【国开·精彩教育】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平度国开实验学校开展CPR+AED急救技能全员培训

时间:2025-06-25 00:00 作者: 点击:36 次

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为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应急救护意识,提升应对校园突发意外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构筑更坚实的防线,近日,平度国开实验学校特邀市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专项急救技能普及培训。

微信图片_2025-09-16_084319_953.jpg

理论先行:掌握知识,筑牢安全基石


培训伊始,红十字会经验丰富的讲师首先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脏骤停和窒息这两种常见且危急的突发状况的识别要点、黄金救援时间及其严重后果,强调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讲师特别针对校园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气道异物梗阻(如噎食) 情况,重点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清晰的步骤分解和不同人群(成人、儿童、婴儿)的差异化操作演示,让老师们掌握了这项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关键技能。

技能核心:CPR与AED,生命的“黄金搭档”


培训的核心环节聚焦于心肺复苏(CPR) 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的操作技能。讲师系统讲解了心脏骤停的识别判断流程、高质量CPR的操作标准(包括环境评估、呼救、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以及AED的工作原理、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讲师强调,CPR与AED的有效结合,能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在专业人员的规范操作下,AED的使用是安全且智能化的,能自动分析心律并指导施救者进行电击除颤。

实操演练:学以致用,提升应急本领


为了让老师们真正掌握技能,培训特别安排了充足的实操练习时间。在红十字会讲师和助教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分组轮流上阵,利用模拟人道具,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演练。

胸外按压: 老师们跪在模拟人身旁,找准按压点,手臂垂直,用身体的力量进行有力、有节奏的按压,大家力求每一次按压都达到标准深度和频率。

人工呼吸: 练习开放气道和有效的人工通气,确保模拟人胸部有起伏。

意义深远: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保险”


此次专项急救培训,不仅普及了重要的急救知识,更让老师们切实掌握了CPR+AED这项关键救命技能。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对全体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体现。

提升应急能力: 当校园内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如运动伤害、突发疾病导致心脏骤停、严重噎食等),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现场施救,抓住宝贵的“黄金4分钟”,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时间,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强化安全意识: 培训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安全校园: 掌握急救技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安全应急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构建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国开实验学校始终将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此次CPR+AED专项急救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校在应急救护能力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保持警惕,为守护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掌握急救技能,就是为生命多备一份希望。让我们共同携手,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让“救”在身边成为现实!

分享: